1、红外线的概念和定义:
红外线是一种人眼不可见的光波,它是由物质内部的分子、原子的运动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是电磁波谱的一部分,其波段介于可见光和微波波段之间(0.76~1000微米)。自然界中,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即摄氏-273.16 的物体都不断地向其周围空间辐射红外线, 这种现象称为热辐射,通常按波长不同把红外光谱分成4个波段:近红外(0.76~3微米)、中红外(3~6微米)、远红外(6~20微米以上)和超远红外(20~1000微米)。其中波长在3微米~100微米区域的红外线,占太阳辐射能的80%,是一种以热量为主的光能。
2、红外线辐射采暖原理:
传统对流采暖方式是通过先加热空气,然后再利用热空气的对流方式来加热物体实现采暖的。辐射热不同于对流或传导加热。辐射热通常被称为红外线,它是波长在2—40微米范围内的电磁波并以光的速度直线传播,能量几乎不损失。当红外线碰撞到物体表面时即被物体表面所吸收并转化成热能储存起来,然后通过对流传导到空气中使周围环境空气温度升高。红外辐射采暖正是根据这一原理利用天然气或液化气在辐射管内燃烧,当辐射管达到一定温度后产生红外线并通过反射装置反射到地面实现采暖目的。
3、对流采暖和辐射采暖原理示意图:

|